2020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行,“长大以后”是这场演讲的主题。罗振宇表示,无论对于国家、企业还是个体,“长大以后”都意味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都是新的,而“大人”的责任,就是想办法去负责、去解决这些问题。数字化狂飙突进的时代,如何避免“困在系统里”,也是“长大以后”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。数字化究竟是“蜜糖”还是“毒药”,关键在于是对人负责,还是对事负责。对人负责,才不会被困在系统里。罗振宇由此获得启发:人是目的,不是手段。要从对人负责的角度,重新理解每一个职业,掀开职业的“天花板”。罗振宇提出新年的第一个问题:“用什么心境开始我辈中人的2021?”随后,他引用著名散文家埃尔文·布鲁克斯·怀特的一句话,给出了回答:“面对复杂,保持欢喜。” 查看完整视频
罗振宇“时间的朋友”2019-2020跨年演讲在上海开讲,今年的主题是基本盘,即“那些改不了、夺不走、丢不掉的东西”。
罗振宇提到,我们经常讲做事的人、做事的人,是你把事做了就是做事的人吗?不,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,叫“不是去解决想象中的问题”,而是去回应真实世界的挑战。这是我们的一个共性。
提到做事,罗振宇表示,曾国藩曾讲过一个故事,两个挑重担的人相遇在南方农村狭窄的田埂上,谁都不愿意让路,这时候来了一个旁观者,自己跳到了水田里,对其中一位说,来,把担子交给我,我替你挑一会儿,你侧身过去。
“所以,你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情看似根本无解,其实只缺一个契机,就是你自己把自己放进去,置身其中。”
查看完整视频
往年罗振宇“时间的朋友”跨年演讲关注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“大趋势”,但今年要讲的是那些1%的人已经强烈感受到的“小趋势”。
“小趋势”这一概念是由未来学家马克 ·
佩恩提出来的。在我们大多数人视野之外,一小部分正在凝结成的共识、正在采取的行动方式、正在进入的生活处境,就是“小趋势”。
为什么今年要谈“小趋势”?是因为2018年各种信息扑面而来,人们站在了一个时代的门槛上,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,无法再用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事情发生的概率。这就是这一代人的信息处境:知道太多的事实,但还是看不清真相。
基于此,今年罗振宇“时间的朋友”跨年演讲希望能通过更多维度的事实,尽可能地还原人们生存环境的本来面目,而观察、调研、记录、阐发那些少有人知的“小趋势”,及时向公众汇报面向未来的最新“变量”,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。
经济学家何帆老师认为:“在今天世界的发展速度里,人口的大多数所反映的大趋势反而是确定的。因为他们是存量。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一小部分人新近涌现的共识,他们才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至关重要的变量。”
罗振宇认为:“聚焦那些成型之后、爆发之前、意料之中、视野之外的小趋势——这是我们能想到的、一起抵近这个世界本来面目的最好方法。”
12月31日晚深圳春茧,罗振宇为你解读那些大时代的“小趋势”。
查看完整视频
2017年的演讲主题为“中国式机会”,四个小时的演讲中,罗胖带着自己过去一年,与各路高手交谈的心得和收获——以“一秒到千年”为时间线索,通过“动车组脑洞”“枢纽脑洞”等六大脑洞,回答了六个问题,回应了六种焦虑,在六个脑洞中得出了六种“中国式机会”。
查看完整视频
2016年12月31日晚8点30分,罗振宇“时间的朋友”2016跨年演讲在深圳湾春茧体育馆开启,深圳卫视、优酷网全程直播。
这一年,从时间的维度盘点过去一年的商业事件、社会现象,分析商业热点,展望未来的商业趋势,帮助大家把握中国这一轮创业创新的大潮机会,推动创业者群体的良性互动。回顾2016,哪些是当下的迷局,哪些是未来的先声。看清当下和未来商业的底牌,帮助大家看懂个人崛起的时代。
查看完整视频
2015年的最后一天,罗振宇“时间的朋友”2015跨年演讲在北京水立方落下帷幕。在第一场盛大的知识跨年里,罗振宇为大家盘点了2015最热的几大话题:互联网恐慌、资本寒冬、“妖股”、O2O大战、IP、互联网公司发展等等,引起思考,启发未来。 查看完整视频